石楠:文化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规划 ,作者石楠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城市规划》杂志2019年第6期的“编者絮语”中表示,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为出发点,遵循品质化追求、特色化发展的路径,是新时代规划工作的重要原则。
本文字数:1418字
阅读时间:5分钟
阮仪三教授把十年来在本刊上积攒下来的对古城古镇的调查资料结集出版,嘱我写一篇东西,作为两卷本《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的序言。
那是七年前的事。当时书中所列100个古镇,有的已跻身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得到了基本的尊重;有的摇身一变,成了打卡热点,市场力量洗刷着传统的风尘;还有的仍然苦苦支撑着,杂志和书籍的曝光,并未带来命运的改变。
住建部不久前点名批评聊城等5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不力导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存遭严重破坏。不过,客观地讲,大家这些年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无疑有了巨大提升,意识到历史文化对城市、地区以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规划师、建筑师倾注心血,积极保护、传承、活化历史文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民间人士投身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中。而网红单霁翔主政下的故宫,则让大家看到了文化的市场价值,看到了文化因素对民众素质潜移默化的教益作用,鲜活地诠释了保护与利用原本就不对立,传统与现代完全有可能完美结合。
历史文化犹如一条流淌的河,每个人都浸润其中,早在出生那天,我们身上就烙上了历史文化的印记,血脉中流淌着千年积淀的东方传统。我们可以有一百条现实的理由,拆除那些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甚至没有进入专业人员视野的遗产,但却只有一条理由,让我们必须对文化遗产负责:那是我们的根。
在现代化与遗产保护的浪潮里,在全球化与文化自觉的漩涡中,在全面小康与多元化品质追求的压力下,怎样对待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现实意义,更具挑战性。历史文化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也不只是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更不能把文化简单地转译为文化产业。也正因为文化一词的概念迄今难有共识,才使得我们的政策、规划及设计莫衷一是,实践中出现偏差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化是抽象的,但却无所不在;它又是具象的,给人实实在在的感受。从这个角度说,文化的空间含意无疑值得探究。我以为,相对于不同的空间尺度,文化会带来不同的感受。
对一个城市而言,文化就是气质。有的城市天生丽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营造得精致典雅;有的城市包容性强,海纳百川,不跟风也不刮风,能吸引人更能留住人;也有的城市历史底蕴丰厚,自带气场,一招一式充满东方韵味,干事有自己的节奏,从容不迫;还有的城市充满活力,无论城市的哪个角落,一年中的什么时节,总能感受到人性的自由释放。每座城市有其独特的气质,折射出它的文化基因,所谓城市文化战略或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展示它的气质和魅力,少干违反规律、基因编辑的蠢事。
对一个街区而言,文化就是气氛。有些街区安静宁和,徜徉其中令人气定神闲;有些街区则多一些喧嚣和热闹,所谓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孕育;还有些街区宛若打开的教科书,等待着人们慢慢探究、细细品味。无论是建设文化设施,还是更新改造既有城区,重要的不是抠指标,而是体验街区氛围,免得干出些东施效颦的傻事。
对一个人而言,文化就是气味。正如小品里说的,有爱吃蒜的,也有钟情咖啡的,本无可厚非,所谓意气相投,人以类聚,折射出的正是身上的文化气息。规划的使命就是让他们各得其所,一个不能少,搞规划的应该是文化人。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为出发点,遵循品质化追求、特色化发展的路径,是新时代规划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不仅肩负着传承与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更要思考我们能为后人创造出什么样的时代遗产。
本文来源:城市规划(ID:chengshiguihuazazhi)。原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19年第6期。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石楠:启航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石楠:融合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文章精选 | 石楠:寻求生产与消费平衡的发展模式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